都灵大学于1404年建校,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意大利一所历史悠久、颇富声望的大学,它是由一批法学学生于11世纪末创办的。1200年该校成立了医学系和哲学系,1360年又开设神学系,到14世纪末,各科系已基本完备。意大利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而这所大学甚至比法国著名的巴黎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古典大学还要古老。
大学的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约有教师1250余名,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水准。卡尔维诺曾任教于此校。学校下设12个院,55个系,约有63000名学生。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际环境的高素质人才,并在研究和培训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目前该校正积极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并组织了除工程学和建筑学之外所有课程的培训项目。 院系介绍: 都灵大学设有12个学院:农学院、经济学院、药学院、法学院、文学与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院、医学与外科医学院、兽医学院、心理学院、教育科学院、政治科学院、数学物理与自然科学院。作为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都灵大学以数学、化学、物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见长,其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专业在西欧大陆享有盛誉。
都灵大学历史悠久,诺贝尔奖得主杜尔贝科、数学家拉格朗日、哲学家伊拉斯谟、经济学家帕累托、企业家乔瓦尼·阿涅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以及文学家卡尔维诺均出自此校。数学家柯西于1832-1833年受撒丁王国邀请来到都灵大学讲授理论物理学。
根据URAP(University Ranking by Academic Performance)发布的大学排名,都灵大学的学术水平位居世界第185位,在《La Repubblica》(《意大利共和报》)的评选之中, 都灵大学位居意大利第三位。在CWUR(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大学排名中,都灵大学的师资质量位居世界第163位[6] 。同时,都灵大学在ARWU(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196位[7]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大学排名位居世界第206位。
师资力量
都灵大学的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约有教师1250余名,卡尔维诺曾任教于此校。都灵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际环境的高素质人才,并在研究和培训领域进行国际合作,都灵大学正积极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并组织了除工程学和建筑学之外所有课程的培训项目。
院系概况
学校设有13个学院:农学院、经济学院、药学院、法学院 、文学与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院、医学与外科医学院、兽医学院、心理学院、教育科学院、政治科学院、数学物理与自然科学院、政治科学院。具体分为55个系部:农业、林业和土地管理部,解剖、药理和法医部,动物和人类生物学部,植物生物学部,分析化学部,普通化学与有机化学部等等。
附属医院
都灵大学附属San Luigi Gonzaga医院是意大利最大的肿瘤防治中心和癌症研究所,也是欧洲较大的癌症研究机构,主要致力于癌症病人的治疗,癌症治疗最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与美国和日本多个高等医疗和研究机构有长期合作项目。
文化传统
两尊英格兰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飞鹰,右边是一匹奔马,一直默默地矗立在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校门前。多少年来,它们代表着都灵大学迎接着一批批的新生和来客,它们成了都灵大学的标志,甚至校徽上也是这两尊雕塑。
那只飞鹰不是代表搏击长空,鹏程万里,而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当初,这只鹰也雄心勃勃,为自己制订了飞遍全世界的宏伟目标。为了这个理想,它苦练各种飞行本领,可是却忘记了学习觅食的本领。当鹰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飞遍全世界的能力时,它就踏上了征程。可是,只飞了5天,因不会觅食,它就在途中饿死了。
而那奔马也不是一匹千里马,而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当这马来到人间后,开始在一个磨坊主家里干活。它嫌主人给它的活多,太累,就乞求上帝给它换一个人家。于是,上帝把它换到了马夫家。可没几天,这马又嫌马夫给它吃的饲料不好,就又乞求上帝给它换主人。上帝又把它换到了皮匠家,皮匠给马的活儿不多,吃的饲料也好,可是没过几天,这马就被皮匠杀了,剥了皮制成了皮制品。
都灵大学的创始人把这两尊雕塑放在大门口,就是要提醒师生们,不要像饿死的鹰那样,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一定要学会劳动和谋生的本领;也不要像被剥皮的马一样,贪图享乐,害怕艰苦,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不怕吃苦,踏踏实实地干,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